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6:19:26 点击量:
开元棋牌,开元棋牌官网,开元棋牌下载,开元娱乐,棋牌游戏平台,棋牌真钱游戏,注册送彩金棋牌,棋牌游戏,棋牌平台
1937年深秋的五台山,一场大雪不期而至。壮丽的雪景,给正在战火中煎熬的大地,留下短暂而珍贵的静谧。
夜风呼啸,一盏马灯下,时任八路军第115师政委的反复阅读一份电报。这封电报和他在八路军总部看到的几封电报精神是一样的:开展游击战。不同的是,这封电报作了具体部署,命令他率领部分部队留下,创建五台山根据地。
回忆:“受命之际,读到的这些电报,感到很重要,很亲切,特别是对深入敌后,创建抗日根据地,开展游击战争,坚持长期抗战的思想,更为明确了,同时也觉得,他的这些电报,对洛川会议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坚定不移的,唯恐在行动中由于思想不统一而出现偏差。”
晋北五台山,如一朵古朴的青莲,镶嵌在太行山脊。这里是千年佛教圣地,也是华北军事重地。曾说:“正像山西是华北的战略锁钥一样,五台地区也是山西的锁钥。我们占领五台,日本人就不能控制山西。”
很快将指挥机关搬到了五台山的一座大庙——普济寺。当时有人说:“要问司令部有多少人,一盆菜就够吃了,一条炕就够睡了。”
与此同时,按照党中央部署,第115师主力从晋东北开赴晋西南地区,创建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;第120师以管涔山脉为中心,开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;第129师沿正太铁路南下,依托太行、太岳山脉,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。
面对日寇迅猛攻击,太原守军仅坚持了4天。城门既破,日军蜂拥而入。溃兵混入百姓,仓皇逃命。哀鸿遍野,满目创伤。
敏锐意识到,在华北,以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,以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。
1937年11月8日,太原失守当天,致电周恩来和八路军总部朱德、彭德怀等:“八路军将成为全山西游击战争之主体。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,放手发动群众, 扩大自己,征集给养,收编散兵,应照每师扩大三个团之方针,不靠发饷,而自己筹集供给之。”
历史风云,在不经意间变幻。猖狂进攻的日寇断难觉察,此时他们身后,正竖起一把把看不见的尖刀。
关于敌后抗战的重大战略,其实早在八路军奔赴华北前线月,洛川城郊冯家村,在一所偏僻小学里,提出“红军的基本任务”(注:此时红军主力尚未改编为八路军),第一条就是“创造根据地”。
随着战局变化,中央加速了对于开辟敌后战场、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具体部署。来自延安的一封封电报,让八路军各级指战员对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,更加清晰明确。回忆:“那时,有些对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,不甚了了,总想集中兵力打仗,不愿分兵发动群众。毛主席的这一部署十分及时,对我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,发展壮大自己,有重要指导意义。”
《年谱》记载,1937年10月,在八路军开赴前线不久、山西战局异常危急之时,在频繁致电、讲话、会议中,有一个细节:写信给艾思奇讨论哲学问题。
今天,我们很难揣测伟人当时的哲思,但回看史料,我们会发现,为让广大指战员理解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思想,反复提到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关键词——“做眼”。
当时,抗日根据地多处在敌占区的四面或者三面包围之中,可谓“敌中有我,我中有敌”。将其比作“下围棋”:“敌对于我、我对于敌之战役和战斗的作战好似吃子,敌之据点和我之游击根据地则好似做眼。”
一个眼死,两个眼活;眼做得越多,给对手的打击就越有力……将棋盘上的哲理,运用到了敌后战场上。
关于“做眼”的哲学,曾和朱德深入交流。在八路军分兵开辟抗日根据地前,又反复叮嘱各路指挥员:“要像下围棋‘做眼’一样,在敌后发展游击战争,建立抗日根据地。”到1938年5月,在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这份指导敌后抗战的纲领性文献中,再次解释“做眼”:“在这个‘做眼’的问题上,表示了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之战略作用的重大性。”
八路军兵分四路,开辟四个抗日根据地,相当于在山西的四个角部署了四块“活棋”。这四块有“眼”的“活棋”呼应配合,对日军占领区域形成包围或侧面威胁之势。
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,首先要在敌后站稳脚跟。站稳了脚跟,才能有“下篇文章”。
平型关大捷、雁门关大捷、夜袭阳明堡机场……在日军攻入太原前,八路军一记记重拳,给日军后背以频繁打击。但当时,日军为实现攻占太原的计划,一时还分不出足够兵力来应对后方危机。一俟占领太原,日军便迅速着手对后方进行“清剿”。
日军“清剿”的第一步,把枪口对准了刚刚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。1937年11月下旬,日军出动2万兵力配合大炮、坦克、飞机,分8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。
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。此次反围攻战斗的胜败,将直接检验根据地的“成色”,也必将对其他根据地产生影响。
战况自始至终牵动着延安的心。“避免正面抵抗,袭击敌之后尾部队”“在敌之远近后方活动,使敌进一步仍在我包围中”……一封封电报穿过波谲云诡的战场,传到前方指挥部。
从战前准备到战术打法,从统筹配合到舆论支持,一系列全面而具体的指令得到坚决贯彻。回忆:“这次反敌围攻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我们接连打了几个胜仗,打死打伤日伪军共一千多人,缴获了大量武器、弹药、军用物资。敌人除占领了根据地边缘地区的几座县城外,别无所获,不得不于十二月下旬全线撤退。”
疯狂的狼群,在一个地方占不到便宜,必然奔向另一个地方。很快,日军调转枪口,对晋东南地区抗日根据地分6路实施“马蹄形”包围;由平绥、同蒲铁路和太原至汾阳公路沿线据点出动,分路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发动围攻。
反围攻、反“围剿”,是人民军队从红军时期就练就的看家本领。日军这些处心积虑的围攻、包围,最终付出惨痛代价。狂妄自大的侵略者,饱尝我军游击战的威力。军民欢庆胜利的喜悦,从根据地传向四面八方。
八路军四个根据地的游击作战,主要依托熟悉地形,进行山地作战。随着根据地的壮大,敌后游击作战必须向平原推进,根据地也需要向更大范围拓展。
1937年10月初,日军侵入山东时,中央曾指示山东省委,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,开展游击战,建立根据地。
半年之后,山东省委书记黎玉来到延安。他是来汇报工作的,也是来求援的。
听取黎玉的报告后,一边看着地图,一边沉思,结论是“那边游击战争大可发展”。黎玉当即提出,山东的武装起义部队(后改编为山东纵队)急需要军政干部,需要电台。答应得非常爽快。
1938年12月,罗荣桓奉命率第115师主力由晋西南向山东平原挺进。临行前,他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,让他起名。罗荣桓说:“部队要东进,就叫他东进吧!”随后,他率部队踏上千里“东进”征途。
山东抗日根据地,是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以一省区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。至抗战后期,山东抗日根据地已形成胶东、渤海、鲁中、鲁南、滨海五大战略区。
1937年11月6日,在太原失守的前两天,流亡海外多年的叶挺,终于辗转来到延安。叶挺的到来,让新四军的编制和领导人选随即明确。
新四军在皖南集中后,首先面临如何行动的问题。远在延安的,把目光投向了苏南的茅山山脉。
茅山山脉,虽没有北方山脉的巍峨宽广,但其临近日伪统治的中心,战略位置极为重要:向东可开拓苏南抗日根据地,向北可深入到苏中、苏北地区。
战斗在一个雨雾蒙蒙的早晨打响。日军运输车队5辆车由镇江方向,向韦岗高骊山口驶来。待日军驶入伏击圈,粟裕立即命令猛烈开火……
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。消息传来,陈毅诗兴大发:“故国旌旗到江南,终夜惊呼敌胆寒。镇江城下初遭遇,脱手斩得小楼兰。”
韦岗战斗规模不大,但对于饱受沦陷创伤的苏南百姓来说,无疑是一剂强心针、一场及时雨。报纸大篇幅报道,人们奔走相告。新四军就此拉开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序幕。此后,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大地,新四军威名远扬,战斗半径不断延伸。
从山地到平原,从华北到华中、华南……以创建根据地为“眼”,盘活了抗战危局。不觉间,在侵略者的背后,“眼”越来越多、越做越大。日军不得不改变计划,放弃速战速决的战略进攻。但他们没想到,前方迎接他们的,将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。